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塑造历史课的灵魂

——以《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为例

文/匡世国  图/  时间:2013-11-14  浏览数:5751

证书查询

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匡世国   610200

【关键词】灵魂  功利化  主题式

最近参加了一个学校组织的“以赛代培”初赛活动,课题是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老师们准备得很充分,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很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大多数教师充分多媒体,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原始材料、文字、视频、图片等等。尤其每位教师都利用学案导学,设计教学流程也大体如此:学生展示预习效果:学案上的知识点填空,老师纠正并展示本节知识结构,并引入新课;然后就对教材整合为两个部分:一是孝文帝改革前夕的社会背景,通过材料展示,设计探究问题,教会学生解读材料,做到“论处史出、史论结合”,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二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三个方面,同样是提供几则材料,并就重点问题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学生也看似调动起来了,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后老师总结归纳:北魏孝文帝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积极开展向中原先进文明文化学习,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孝文帝不愧是少数民族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值得我们学习。

课后老师们的评课大多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无论是从三维目标的落实、现代化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尤其是随着对高考命题的研究,老师们加强了对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刻意在培养学生的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作了很好探索。史料教学、学案导学的常态化,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技巧都有裨益。但是,我听完后总觉得缺点什么,一堂历史课除了教学学生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外,还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终生难忘的东西,那就是一节历史课的灵魂,它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不是能力,而是思想!虽然老师们在最后都总结到向孝文帝学习,学习他的改革精神,但都显得那么生硬,强加于学生似的。思想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应该是贯穿在整节课堂之中的。

一、没有灵魂的历史课就没有生命

历史课的灵魂是历史课生命的源泉。没有灵魂的历史课,犹如一副苍白、呆板的面孔,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与情趣。教学中如果没有赋予历史课以“灵魂”,或者对此不屑一顾,作为教师就会逐渐蜕变成一个教书匠,他就很难跳出照本宣科和应试教育的狭小圈子,就无法走出一条历史教学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路。历史课的“灵魂”,是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它是对蕴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中的本质和规律的发掘,是对历史发展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表现在历史人物身上的精神的揭示。它是统摄全课的主题,是许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升华,是教师对历史发展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是课堂教学中确定重点、选取材料、采用方法的重要依据。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道出了好文章让人回味,也道出了好文章来之不易。上课亦同。一堂好课,正如欣赏一篇好文章,让人如沐春风,似听佛禅。一堂好课同样来之不易,它在于作为妙手的教师平时细心的观察、点滴的积累和艰苦的思索。一堂好课的灵魂,也就是一堂课的立意,立意的“高”与“新”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什么叫历史课的“灵魂”、“立意”呢?在课堂教学中,“灵魂”、“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类似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云:“意犹帅也”。“意”是教学的统帅、灵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中的材料选取、谋篇构局、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也必须根据“灵魂”的需要来确定。因此,没有“灵魂”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就是“无帅之兵”“乌合之众”,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灵魂”的课堂教学,就仅仅只是几块零散材料的简单堆砌,而不是有机的整合。学生不知从何处入口,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

二、教学功利化失去了教学灵魂

1、学案教学程式化,难以体现历史的丰富性和人文性。许多地区和学校大力推进学案教学,程度不同,各有特色。但大多程式化明显,流程僵化。一般都是课前发放学案,学生先自己学(预习),提出问题;课堂上基础知识部分大多老师不讲,只对学生进行检查,让学生去讨论,去展示,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好像老师讲得越少就越符合新课改理念,讲多了就不合格。殊不知,历史如此丰富的资源,充满人文性的历史事件岂能用几个知识点、几个重点问题就取代了;历史的趣味性,历史的哲理性也不是学生的阅历能讲清楚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学案教学颇有微词,甚至用“害死人”这样的词语予以否定。在专家、学者看来,学案教学丧失了历史本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将课标的三维目标窄化为知识目标;过于服务于考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教学内容知识化,忽略了历史人文性和社会性。由于考试的压力,再加上学科的地位不高,有的学校开设课程不足。于是老师们就更多针对教材内容整合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一些干瘪的知识点,学生记住只是在笔记本上的板书。有的老师甚至上课干脆就不讲了,直接把整理好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抛给学生,就强迫学生记、背。一个如此强人文性、社会性的学科就丑化为“背多分”。

3、备课关注点功利化,简化了历史课程的功能。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的备课有所改观,大多老师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素材的丰富性,在“论从史出”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更多的关注点在教科书,在考试,围绕中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在设计,围绕考试的要求在设计,这本无可厚非,但关注点如果过于功利化,就简化了历史课程的功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也就简化了历史课程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4、三维目标异化,对学生培养厚此薄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数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都没真正落实,只是在写教案时为写而写,在赛课时生硬地在最后得出一个情感结论。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贯穿始终地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要知道,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对学生培养不能厚此薄彼,而应该全面提高其人文素养。

三、如何塑造历史课的灵魂——“主题式”教学设计

所谓“主题”是指串联知识的主要结构体系与反映的内涵、特性方向,也就是知识内在的灵魂。“主题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知识通过某种准确生动的载体形式展现出来并围绕“主题”进行知识结构的揭示、知识内涵的理解分析及在新史学方法引导下的领悟升华。①

设计一:以同一情境载体贯穿教学始终,串联与深化主题

在确定一个主题前,通览专题内容,寻找一个适合的统揽全局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新的故事情境,能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性。我们的历史课老师也要擅长于讲故事,故事化的历史才是活历史,不然就是冷冰冰的文字。

如课例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设计主题:智者孝文帝

选择情境载体:以孝文帝的智慧和寂寞为主线

开篇导入:以“五胡乱华”时代,一个真实而血腥的故事开头

教学过程:                                                                           

 一、智者的选择——迷失民族的出路

设计:以北朝民族的演变和拓跋家族的介绍来揭示孝文帝改革的必然性、明智的选择。

二、智者的孤独——智者注定是寂寞的

设计:通过对整顿吏治与守旧大臣的争论故事情境;迁都的纷争的故事情境展示,揭露改革巨大的阻力,改革者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三、智者的智慧——勇敢地抉择

设计:通过北魏胡汉之争不已,作为统治者的鲜卑贵族拓跋氏,一直在“胡化还是汉化”的两难选择中走钢丝的历史情境, 感受汉文化熏陶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个人意志和国家强权来推动代北鲜卑部落汉化进程的勇气,并揭示其改革的内容。

设计二:以具有发展脉络的人物或者事件载体为切入点烘托主题

根据专题内容,先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与内容相关的人物的命运或者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为切入点烘托主题。

如课例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也可以这样设计。

主题:孝文帝励精图治,力排众议,锐意改革。

事件载体:北魏孝文帝迁都风波

事件一:巧设局,破改革阻力——迁都洛阳

事件二:强法令,行改革之法——汉化改造

事件三:建洛阳,现改革成效——促进融合

以人物命运来反衬历史的发展,以历史故事事件来展现历史的本质,不仅仅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丰富性,趣味性,还原历史的原貌。

设计三:“以同质不同时期”的新颖事物载体为切入点概括与提升主题

在高三复习课上可以多采用此法,以时序来勾勒专题历史,又能给学生提供新的情境,又避免了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单调、枯燥,同样也符合新高考的要求。如课例高三复习的研讨课:《中国古代改革家的故事》。

设计主题:中国古代三次重要改革

选择载体:书籍《中国古代改革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篇  形象概括篇(中国古代三次改革知识的复习)

环节1: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大变革;商鞅通过变法赋予秦国新的生命力,奠定了秦始皇成就霸业的基础。                    

环节2: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孝文帝力排众议,励精图治,推行汉化政策,恢复北方经济,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环节3:北宋时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王安石创行新法,给沉闷的宋朝带来了希望和朝气,大大地改变了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        

第二篇   能力提升篇(历史规律的总结和寻找)

环节1:问题设计——总结归纳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

环节2:问题设计——总结影响改革成败的原因有哪些?

环节3:问题设计——你认为三次改革中最有争议的、最有价值的、当时最有前瞻性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环节4:问题设计——从改革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

总之,“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搭建骨干,即寻找全文主题,主题即使统揽全局的核心、思想,历史课堂的“灵魂”。在确定主题后就要寻找串联全文的载体,这是打通整节课的经脉、新情境。合适载体的寻求是整个设计的突破点,首先,它必须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各个知识点相连;其次,载体的形式必须是形象、生动且多样性的;最后,载体的选择应该体现全文的主题。然后通过新材料、新信息的提供,对相关信息、材料进行的修剪、整合是整个设计的必要组成以及针对材料设计的问题,就能充实课堂。最后给课堂披上外衣即主题知识升华。

一堂好课来之不易,它在于作为妙手的教师平时细心的观察、点滴的积累和艰苦的思索。一堂好的历史课需要有灵魂,“主题”式设计是寻找灵魂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寻求“感性”与“理性”教学平衡支点有效尝试。

①    胡炜:握住历史课的灵魂——基于“专题模块”体制的“主题式”教学设计:杭州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