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教学须创新,论坛促发展

——2015年双流县小学教研组长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赴西南大学培训系列报道之五

文/发展室  图/  时间:2015-01-28  浏览数:2687

证书查询

1月28日,2015年双流县小学教研组长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赴西南大学培训进入到第四天。

上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硕士生导师王牧华博士以《教师的教学创新之道》为题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王博士首先用日常生活中的广告创新例子让大家体会到创新意味着什么。他指出,创新源自于创意,创新是历史的永恒话题,而教学创新的意义在于使人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随后他提出了几个问题跟学员们一起讨论,让大家对教学创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紧接着,他介绍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创新落后的原因。他以中国古代的发明以及中国历代教育家创新实践的事例告诉大家,中华民族不乏创造、创新的基因。他用陶行知的名言“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勉励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出新意,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教师创新的过程来看,他认为,教学创新应以模仿为起点,创新不是空穴来风,可以在模仿别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内化、形成自己的教学之道。其间,他多次与学员进行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座时间悄然过去,每一位学员都受益匪浅。

下午是主题论坛时间。西南大学安排了博士生导师范蔚教授、邹尚智教授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王正青副教授这三位专家点评学员们交流的经验,并现场解答学员们的疑问。

首先由万强、张卉、祝梅、张利平、肖霞和吴小强等六位学员代表分别就自己学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并就自己在教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向专家请教。然后由西南大学的三位教授对学员交流的情况进行点评,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王正青教授集中解答了学员们在汇报研修经验时提出的问题。在解答如何提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的问题时,他指出:一方面要有外在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在解答如何提炼教研组特色的问题时,他指出:特色来自于日常工作的总结,可通过模式化的方式提炼出来。在解答如何辅导优生的问题时,他指出:要本着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同时要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现有的水平。他还建议在教研活动中不要有功利性的评价,让教师们放下思想包袱,就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展开真实地研究。最后他给大家提出三点中肯的意见:一是活动后要提炼成果,二是提炼后要积极宣传;三是教研活动要有制度跟进。

邹尚智教授高度赞扬了双流校本研修工作紧紧抓住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这三要素,基本形成了一套校本教研的模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校本教研形式。在解答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问题时,邹教授指出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是:发现问题——确定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独立教学——课后反思。他还给大家介绍了相关措施:一是建立保障性措施,二是营造浓厚的教研文化,三是寻找校本教研的关键点,四是要以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五是采用发展性评价。在谈到有效的集体备课时,他指出集体备课要经过自主备课、合作议课、个人完善、独立执教和课后反思等过程,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范蔚教授充分肯定了双流的学校把教研工作摆在了重要地位,并且教研工作实施规范有序。她指出:教研工作实施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教龄的教师和教学内容开展教研活动;要处理好常态教研和专题教研的关系,可在常态教研工作中找到切入点进行专题教研;要调动教研组同事的积极性,让大家尝到教研的甜头;要注意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教研组长是参与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要注意安排好听取别人解读教材的时间,教材解读一定要自己进行思维加工;要注意教研工作的实效性问题,实效性体现在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和促进教师自己进步。

虽然本次培训已匆匆过去了四天,但面对颇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学员们仍干劲十足。他们专心听讲、认真思索、积极交流、及时总结,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收获。

(撰稿:万强,审稿:祝梅;摄影: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