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理念,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文/滕刚  图/  时间:2019-11-18  浏览数:4554

2019年11月14日,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双流区高二年级物理教学研讨会在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与会的有双流区物理教研员滕刚、双流区各学校高二年级的全体物理教师。为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滕刚老师早早的来到棠外,亲临现场。

下午14:30---15:10,首先由棠外高二物理教师邓天煜带来的“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展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

邓老师在课程设计之前潜心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首先明确了三个基本问题:首先,本节课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即学习目标;其次,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到了哪里,即评价任务;再次,如何安排学习过程,以便学生发展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即教学环节。

邓老师采用逆向设计,在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之后,再设计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基于课程标准合理取舍教材,对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物理学科源于实验,有趣的实验能迅速捕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引入环节,邓老师精心思索,自制原创实验装置“安培力魔盒——意念移物”,并设置了巧妙的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意念移物”;学生上台体验,物体未移动;教师将手中藏着的磁铁交给学生,物体未移动。至此产生了强烈的认知矛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课堂引入第一个高潮。教师揭秘,通过以上演示,突出了本节课中导体移动必备的两个核心要素:电流和磁场,从而顺利进入本节课程的学习中。

在实验的设计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着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层层设问,步步深入的方式降低了思维难度,演绎了控制变量法和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实验器材的改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定量实验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投屏,让每一个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实验,实验中尊重实验客观数据,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分组实验环节,指向性明确,学生兴趣高昂,操作正确迅速,体现了较好的学科素养,这都得益于所有老师在平时物理课堂中对学科素养的渗透。

在任务评价环节,习题少而精,检验了本节课中学生对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学习情况,体现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整堂课中以教学评一致性为理念,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和飞跃。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物理教研组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学习和领悟,精心设计的这堂物理韵味十足的优质课,得到了全体与会老师的称赞。在课后的分享中,邓天煜老师讲到:“每学期我给自己的要求是至少准备一堂像这样的课,为将来某一天站到更大的舞台做准备。而每一次的潜心思考认真准备都会让我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上实现一次飞跃。”邓老师的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用心钻研的精神给与会的中青年教师们很大的启发,更是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大力赞同与表扬 。

来自棠湖中学的刘明胜老师,如此评价这一堂课:本节课给我们所有老师带来的是震撼!这一节课有六大亮点:

1.引入环节,以魔术引入问题,充分激起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强烈好奇。

2.在探究安培力大小的活动单元,将控制变量法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围绕问题充分猜想,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论证深入,让学生设计可行方案,引起了学生深度思考。操作可见可信,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实时操作过程,让生学看到变化,一起读数。

3.实验器材的自制和改进的研究巧妙成功。巧用直尺提高弹簧测力计精度显得简单又有效。采用了最简单、直观形象的器材完成实验,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实验变化,体验到物理过程,这些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4.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科学合理,屏幕实时转播实验过程,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每一过程。

5.在判断安培力方向活动单元,分组实验指向明确,活动高效,学生亲自动手找出安培力方向,重演科学探究历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

6.模型直观逼真,借助模型展示左手定则,帮助学生实现了易记难忘。

教研员滕刚老师在对这节课的点评过程中讲到: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就要像这节课一样,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让物理课堂像这样具有真正的物理味道,放弃一些高大上的实验更彰显物理的学科味道。

接着,腾刚老师做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他从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推广“教—学—评一致性”的可行性,怎么实施等方面对参会的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专业的讲解。

他在讲座中尤其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活动是否偏离目标、目标是否达到,需要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学习目标的如期达成。要努力实现教与评一致,学与评一致,建设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致性”之所以具有可行性,是因为教、学、评共享目标。因此,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学习目标处于核心地位,以“学习目标”的正确为前提。

评价任务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不可或缺的环节。评价任务可以考查、诊断、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总之,“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现场,其实就是不断地、循环地催生、收集、研判、运用学习信息,以正确地完成将国家课程标准赋予本课程的具体使命。因此,“教—学—评一致性”通过课程技术路径,遵循课程的基本原理,试图让国家课程意志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

最后滕刚老师对与会的全体老师寄予殷切的希望:“希望每一位老师将“教—学—评一致性”充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希望每一位年轻教师勤于学习与钻研,希望年长的教师也教到老学到老,这才叫学无止境。”正如于漪老师所说“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教书。”